高原健康及训练研究

发布日期:2018-01-16 浏览次数:3388


高原健康及训练研究:

◆ 吴天一,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高原医学奠基人,《高原环境对人体有益影响的研究》,医学研究杂志2007.12,“院士述评”栏目。文章主要讲述了高原环境既有对人体低氧损伤的一面,即易发生各型高原病,而又有有利健康的一面,这与在高原低氧环境下人体获得习服(acclimatization)和适应(adaptation)或预适应(pre-acclimatization)的生理变化有关。

◆ 崔大林,时任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高原训练的实践探索与理论思考》,体育文化导刊2008(1)。文章成文于备战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总结了我国田径、游泳等项目自20c70s以来采用高原训练的方法,收到了一定成效,提出有必要加强对高原训练的理论研究,探索高原训练的规律,为进一步提高我国竞技体育运动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为形成中国竞技体育的训练理论体系做出贡献。

◆ 胡扬,北京体育大学副校长,《关于高原训练中若干问题的思考》,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7)。2006年1月22- 23日国家体育总局在昆明海埂高原训练基地召开了“备战2008奥运会高原训练工作会议”。这次会议是我国体育史上由国家体育总局召开的层次最高、规模最大的高原训练工作会议,在备战2008年的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运动生物科学的角度就高原训练中一些问题进行了论述。

◆ 刘园园,《高原健康理论框架下的渐进型间歇性低氧预习服训练研究》,山东大学2014届博士学位论文。论文主要针对四个问题开展了研究,包括利用俞梦孙院士提出的高原健康理论为指导,设计并实施了新型的渐进型间歇性低氧预习服(PIHE)训练方案;设置训练前低氧检验和训练后低氧检验环节,通过前后比较,首次验证了PIHE训练能够显著改善4300米高度时人的睡眠质量;提出利用睡眠质量作为重要的预习服指标,系统地评价受试者是否处在生理性应激的范围内;通过样本熵等非线性的方法分析了低氧训练过程中静息状态和运动状态下的心率变异性,发现运动状态的样本熵值要明显高于静止状态的样本熵值。

◆ Zaccaria M. Sodium regulating hormones at high altitude: basal and post- exercise levels. J ClinEndocrinolMetab, 1998.83:570-574. 文章提出虽然高原训练一般不会在高于3500 m以上的高度进行,但专家们认为,由于运动员在高原训练时进行大强度、长时间的运动,体内缺氧程度非常大,应予以重视。

◆ Miyamura J. Exercise physiology of high altitude. NAP limitted, Tokyo,2000:176.文章提出运动员在高原训练时所产生的过度疲劳,身体状况不良等症状也可以被认为是高山病的一种,应予以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