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惠民 科学健身示范区初见成效

发布日期:2018-01-11 浏览次数:2061


国家体育总局“科学健身示范区”创建工作,如今已初见成效。其中武汉“江城健身e家”探索新模式,通过搭建群众体育科学健身服务平台,进一步促进科学健身成果转化,在全国产生了良好的示范效应。3月4日,总局科教司科技处处长张霞和武汉市体育局局长王沈顺做客国家体育总局在线访谈,就“科技惠民,科学健身示范区初见成效”这一主题与网友互动交流。


网友:创建“科学健身示范区”的初衷是什么?


张霞:“科学健身示范区”有四个功能:一是全民健身活动中心,二是体质健康监测站,三是运动干预健身效果评估,四是全民健身科学研究基地。科教司、群体司联合在示范区的运行模式、标准制定、科学健身知识普及、咨询、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索,旨在为下一步广泛推进“科学健身示范区”建设积累经验,打下基础。


网友:如何建立“科学健身示范区”?


张霞: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经过公开招标、申报、实地考察和专家评审等方式,最终确定了第一批试点研究建设项目,并在总局科教司立项予以研究。该项目主要依托城市、社区、乡镇、大型企事业单位和学校,选择了6个试点,分别是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湖北武汉、江苏无锡、陕西合阳县、湖北浠水县和南开中学。


网友:当时为何选择武汉作为试点?


张霞:一是武汉市政府高度重视,把这项工作列入了武汉市科技惠民计划,也有相应的经费投入。二是武汉市体育局非常重视这项工作,其技术力量也较好。三是武汉市全民健身活动开展得比较好。主要是想在武汉探索借鉴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这种市场机制引入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网友:武汉建设“江城健身e家”考虑了哪些因素?


王沈顺:设计“江城健身e家”主要从几个方面考虑:一是帮助市民科学健身,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二是发展社区体育,希望“江城健身e家”给社区体育提供新的阵地;三是结合“智慧体育”理念,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使全民健身与科学健身指导在互联网平台上得以更好融合。


网友:为市民提供了哪些惠民服务?


王沈顺:其服务内容是“体质检测+健康风险评估+科学健身指导+健身服务”。“江城健身e家”为市民进行体质测试,专家在此基础上为市民开具切实可行的运动处方,此后再进行后续的科学健身指导与健康跟踪。“江城健身e家”本身也是市民的健身场地。此外,这里也围绕科学健身主题为市民提供免费培训。这些基本服务项目都是免费的,如果市民还想加入健身俱乐部,则可以办理年卡,每年365元,相当于一天1元钱。


网友:“江城健身e家”是如何实现科学指导的?


王沈顺:科学健身指导的第一步就是体质测试。我们通过公开招投标、体育总局推荐,汇集了国内外体质测试方面权威厂家,从硬件方面保证了测试数据的准确性。软件方面,体育总局专门邀请相关专家对测试方法、标准、流程进行研究。武汉直接采用这个研究成果,保证了测试方法的科技含量。此外,我们还广泛利用互联网、手机终端等对测试者进行后续跟踪、健康管理。


网友:其创建及运营的资金从何而来?


王沈顺:资金主要是场地建设、器材投放、人员团队建设三方面。场地主要由学校、企业、社区免费提供。体质检测、健身俱乐部的器材由体彩公益金支持,一些健身设施由场地所在单位或地方文体局提供。运营资金主要通过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现在我们在每一家“江城健身e家”购买2000人的体质测试服务,以此作为第三方运营公司的运营资金。资金由武汉传奇康达健身管理公司进行运营。


网友:“江城健身e家”建设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王沈顺:一是观念问题。市民方面,健身热情虽然很高,但科学健身意识不强,对指导有一定抵触情绪。体育局工作人员也需要转变观念,将全民健身、科学健身上升到更高层面,适应政府搭建平台、提供资金,引入第三方进行运作的模式。二是场地的选择。“江城健身e家”集全民健身、体质监测、科学指导、健康管理为一体,是公益性与市场性相结合的项目,场地不能按照市场规律收取场租费用。三是整合资源。为了发挥“江城健身e家”的功能,我们还要和文化、医疗、卫生等方面进行资源整合,这方面还有一些困难。


网友:“科学健身示范区”建设研究课题4月结束,此后有何工作安排?


张霞:首先进行结题和验收工作,在此基础上选择比较好的示范区予以挂牌,在前期研究进行得比较好的示范区开展跟踪研究。今年还要确定第二批“科学健身示范区”试点项目,其中包括之前好的推广模式。我们原来选的是乡镇、社区、学校、大型企事业单位,今后还会探索一些其他模式。(来源:中国体育报)